【背景鏈接】
最近,幾位打籃球的年輕人,和一群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,因為場地問題,在河南一公園的籃球場上發生沖突。從言語對攻到拳腳相向,原本互不相干的戶外活動,生生演變成了一起不大不小的公共事件。
相關視頻曝光后,不少網友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。有人認為,籃球場就是打籃球的,大爺大媽非得在別人打球的時候跳廣場舞,那是鳩占鵲巢,實在不應該。也有人說,一個年輕人為了自己打籃球,就要趕走幾十位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,似乎也不太厚道。雙方的說法都挺有道理,當地相關職能部門不妨多聽聽這些聲音,為今后建設戶外活動場所留存重要依據。
【熱點解析】
提出觀點:
目前,廣場舞已經成為了老年人日?;顒拥囊粋€重要形式,但由于跳舞而占據了場地引發群眾間沖突的情況層出不窮,最近還甚至引發了廣場舞愛好者毆打了打籃球的小伙子,這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。
論證觀點:
沖突的背后,其實充分暴露了很多現實問題。首先就是缺乏足夠的運動場地,要是公園里或者邊上有更多的場地,相信大爺大媽就不會去籃球場。其次就是廣場舞如何規范發展。有人說,廣場舞是當代中國民眾自發的文化選擇,是一種告別個體娛樂、重返集體主義的文化與表達形式。但是聲音太響頻繁擾民,占據公共場所,影響來往通行和其他人的正常體育活動,也讓廣場舞備受輿論詬病。廣場舞如何跳得既優雅、又規范,考驗的正是城市社區的精細化管理水平。
落實觀點:
這件事情的真正價值在于讓我們反思,我們生活的城市,還有哪些服務做得不到位。不管是老年人,還是年輕人,所有體育愛好者的運動需求,都應該得到重視,他們的運動熱情,也應該有更完備的體育設施,足夠的運動場地來承接。
這正是:強身健體講規矩,各得其所最歡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