統一客服熱線:400 110 5311;聯創世華總部及十七地市聯系方式(點擊查看)
1、我國古代對許多教育問題有了規律性認識,其中“學不躐等” “不陵節而施”體現的教育原則是( )。
A.整體性原則 B.因材施教原則
C.循序漸進原則 D.教育性原則
2、某語文教師播放“荷塘月色”的視頻引導學生體會月夜的美。這體現的教學原則是( )。
A.科學性原則 B.直觀性原則
C.系統性原則 D.量力性原則
3、王老師剛剛參加工作,他特別希望得到學生的認可,想方設法與學生處好關系。這表明王老師處于專業成長的( )。
A.關注生存階段 B.關注情境階段
C.關注學生階段 D.關注自我階段
4、一個學期以來,小華對什么都不感興趣,情緒非常低落,消沉悲觀,覺得活著沒有意義。小華的主要心理問題是( )。
A.抑郁 B.焦慮 C.恐怖 D.強迫
5、中學生小娟在課堂上對老師的提問能很快做出回答,但常常不準確。這表明小娟的認知風格是( )。
A.場依存型 B.場獨立型 C.沖動型 D.沉思型
參考答案及解析
1、【答案】C。“學不躐等”“不陵節而施”出自《學記》,體現的是循序漸進原則。故答案選C。
2、【答案】B。題干所體現的是直觀性原則。其中直觀教學的形式又包括實物直觀、模象直觀、言語直觀,題干表述的屬于模象直觀。故答案選B。
3、【答案】A。處于關注生存階段的一般是新教師,他們非常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,最擔心的問題是“學生喜歡我嗎”、“同事們如何看我”、“領導是否覺得我干得不錯”等。因而可能會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如何與學生搞好個人關系上,想方設法控制學生,而不是更多地考慮如何讓學生獲得學習上的進步。題干中的王老師正是處于這一階段。故答案選A。
4、【答案】A。抑郁癥常表現為情緒消極、悲觀、頹廢、淡漠、失去滿足感和對生活的樂趣;消極的認知傾向,低自尊、無能感,對未來沒有期望;動機缺乏、被動、缺乏熱情;肢體疲勞、失眠、食欲不振。焦慮癥表現為情緒方面緊張不安,憂心忡忡;注意和行為方面,注意力集中困難,極端敏感,對輕微刺激做過度反應,難以作出決定;軀體癥狀方面,心跳加快,過度出汗等??植腊Y是對特定的無實際危害的事物與場景的非理性的懼怕。強迫癥是指出現一些呆板、機械的重復行為并造成嚴重的適應不良。題干所述的符合抑郁癥的表現,故答案選A。
5、【答案】C。場依存型的學生對客觀事物的判斷常以外部線索為依據,其態度和自我認知易受周圍環境或背景的影響,往往不易獨立地對事物作出判斷,而是人云亦云,從他人處獲得標準;行為常以社會為定向,社會敏感性強,愛好社交活動。場獨立型的學生對客觀事物的判斷常以自己的內部線索為依據,不易受到周圍環境因素的影響和干擾,傾向于對事物的獨立判斷;行為常是非社會定位的,社會敏感性差,不善于社交,關心抽象的概念和理論,喜歡獨處。沖動型的學生在解決認知任務時,總是急于給出問題的答案,而不習慣對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性進行全面思考,有時問題還沒弄清楚就開始解答。這類學生認知問題的速度雖然很快,但錯誤率高。沉思型的學生在解決認知任務時,總是謹慎、全面地檢查各種假設,在確認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才會給出答案。這類學生解答認知問題的速度雖然很慢,但錯誤率很低。題干中的小娟屬于典型的沖動型學生,故答案選C。